即胜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BOB营养范文10篇

  BOB体育收集2001年2月~2003年5月在我院住院,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1],发病1周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已有明确的肝、肾疾病和恶性肿瘤者。共入选109例患者,男67例,女42例。

  回顾病史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既往卒中病史,同时记录患者有无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一般情况。

  所有患者在入院48h内测定血清白蛋白,白蛋白<35g/L者进入低血清白蛋白组。

  采用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uropeanStroke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卒中患者生活能力量表,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1次,同时在出院时,采用BI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记录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死亡率。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51.44vs76.22,41.58vs74.12;P均<0.001);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20.0%vs4.3%,P<0.001)。见表1。表1低血清白蛋白组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比较(略)

  脑卒中患者大多年龄较大,病前摄入少,病后需要依赖别人进食,恢复过程又需要更多能量,发生营养不良的机会较多。营养状况对卒中康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中广泛存在营养不良,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营养不良有恶化的趋势,这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结果。用于评价营养状况的血清学指标中,血清白蛋白水平测定是最准确的,也是临床上最常用营养学指标之一。Gariballa[2,3]研究发现,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35g/L)可明显延长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延迟康复、增加感染率和病死率。本研究发现入院48h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出院时ESS和BI显著相关,血清白蛋白低,患者出院时ESS和BI低,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有统计学差异。

  卒中后营养不良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大、吞咽困难、病前营养状况、伴发的消耗性疾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运动减少和卒中后的各种感染性并发症。其中以吞咽障碍表现最为突出,不仅可导致营养成分摄入减少,而且是导致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感染的出现将增加营养成分的消耗,加剧营养状况的恶化,临床研究发现,对吞咽障碍的有效处理,不仅有利于卒中后营养状况的好转,而且也能促进卒中的康复[4]。

  目前,血清白蛋白水平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不仅能缓解营养状况的恶化,而且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伴发吞咽障碍者,通过各种途径的营养支持,其营养状况也将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最终可以减少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从表1得知,西武王子酒店的营养自助分别在上午7:00-9:00,中午11:00-13:00和下午16:30-18:30三个时间段。价格适中,且菜品种类涵盖了主食、冷拼、热菜、甜点、饮品和水果,共计数十种食物和采用可供滑雪旅游者选择。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问卷共设有10道问题,涵盖供应时间、供应地点、供应品种和供应标准四大方面。因考虑天气、交通、雪量和游客容量等因素,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15日。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的滑雪场为本次的调查地点,原因为本地区滑雪游客人数众多,更容易回收数据。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西武王子酒店的住客,随机抽取滑雪游客50人(见表3)。50人的问卷均得到了有效回收,回收率达到了100%。

  首先,关于营养餐的供应时间,绝大多数的滑雪游客对于西武王子酒店的营养餐供应不满意,占79%。42%的受访者希望在9:00-10:00获得营养补给,另有36%的游客希望在13:00-14:00获得营养补给。其次,关于供应的地点,44%的受访者喜欢自带食物进行滑雪运动,只有22%的滑雪游客会选择在酒店的自助餐厅用餐。同时,路途较远是西武王子酒店自助餐厅的重要问题,有29%的滑雪游客因为这一原因而拒绝在自助餐厅用餐。人多拥挤和吵闹嘈杂也是西武王子酒店自助餐厅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餐厅,滑雪游客希望在其他地点也可以随时获得营养食物的补给,50%的滑雪游客希望在雪道就可以获得食物补给,另有35%的游客希望在更衣室可以获取食物。再次,关于供应的品种,超过70%的人认为西武王子酒店营养餐的品种不够考究,其中40%的人选择非常不赞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食品不能够给予滑雪爱好者恰当的能量补给(38.1%),且品种过少和食材重复也是该酒店营养餐存在的显著问题。饮料是滑雪游客最期望获得的非饭时能量补给,其中44%偏好热饮,另有30%偏好瓶装能量饮料。选择烘培类食品的滑雪游客占20%,而中式速食并不十分受欢迎。最后,关于供应标准问题,超过82%的滑雪游客认为西武王子酒店应该应用国内外的滑雪运动营养标准与科学食谱改进其营养餐的供应,其中48%非常赞同,34%选择赞同。同时,本文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在选择不同餐饮补给时间点的参与者,选择的餐食是否相同,结果显示9:00-10:00的参与者中,选择补给餐食为热饮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瓶装能量饮料;11:00-12:00的参与者中75.0%的人选择补给餐食为热饮;13:00-14:00的参与者中仍然是选择补给餐食为热饮者居多,而15:00-16:00的参与者选择烘焙类食品最多,占42.9%,不同时间段的参与者选择的4种补给餐食所占比例不同,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7430.05。

  从调查结果得知,目前滑雪旅游者主要对于西武王子酒店的营养餐存在以下几点不满:(一)供应时间冬季日常气温的变化情况决定过了绝大多数的滑雪者高体力运动的时间段为上午10:00至下午14:00[1]。而西武王子酒店尚没有在这两个时间段为滑雪游客提供营养餐或营养快餐。(二)供应地点首先,受访者均认为餐厅与滑雪场距离过远,滑雪旅游者需要多次往返于雪道和餐厅之间;其次,多数用餐者反应自助餐厅“用餐环境嘈杂”、“就餐人数过多”、“餐厅过于拥挤”等。最后,雪道、更衣室这两个滑雪旅游者重要的休息和活动区域缺少食品供应。(三)供应品种缺乏针对性受访者对于营养餐品种过于单一,且食材重复这一问题也十分不满。滑雪是耐力性与技巧性项目,不仅需要蛋白质和糖分,更需要维生素和钙、磷等物质[2]。西武王子酒店的营养餐在营养方面忽略了餐食和与之对应运动的匹配性和针对性。(四)营养配方不达标滑雪旅游者虽然与专业的滑雪运动员有所区别,但其不专业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营养过度、营养混乱等问题[3]。因此,按照行业营养标准进行营养比例的调配,更是酒店提升营养餐供应水准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受访者对于西武王子酒店暂未实行行业标准十分不满,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好感度和满意度。

  根据以上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西武王子酒店必须根据其不足做出相应调整,从根本上改善其营养餐供应,从而满足滑雪游客营养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与酒店收益。具体的策略与建议如下:(一)增加供应时间段。鉴于游客对营养餐供应时间段的不满,建议酒店在9:00-10:00和13:00-14:00增设营养快餐的供应。一方面,这两个时间段为滑雪旅游者体力消耗的峰值,该时段供应可以满足滑雪旅游者的营养需求;另一方面,9:00-10:00和13:00-14:00增设的营养快餐也是休闲与娱乐的重要途径。值得一提的是该时段的营养快餐需简单、快捷且具有明显的体力补给功效。(二)增设雪道能量补给站。鉴于西武王子酒店中式自助餐厅存在嘈杂、较远、简陋和卫生等问题,建议酒店在雪道附近增设能量补给站。补给站需要为游客提供品种丰富且具有热量的食品和饮料,补充滑雪游客的热能需求。(三)提升品种针对性。滑雪运动属于速度与技巧兼容的项目,因此营养需求既包括最基本的热能、蛋白质、糖分,还应该具有碳水化合物、钙、磷、维生素C和维生素B。在配备营养餐时,应多采取具有以上成分和物质的食品,包括牛奶、蛋、瘦肉、菠菜、三文鱼等。(四)严格执行营养餐标准。西武王子酒店必须严格执行各类标准保证营养餐的水准,可参照如徐浩主编的《运动员营养配方与膳食管理及标准规范实务手册》等实用手册,才能够有效提升滑雪旅游者对于营养餐的满意程度,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和回购率,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西武王子酒店营养餐的不满存在于时间、地点、菜品和营养四方面。本文建议西武王子酒店必须从时间、地点、餐品和标准等方面改进营养餐的供应,从而保证滑雪旅游者的营养补充和热能补给。从这四方面的改进与提升将有利于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酒店的长足发展和整个行业的稳步提升。本研究也具有以下不足。首先,本文的研究仅限于西武王子酒店,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其次,研究侧重于营养学角度,提出完善西武王子酒店营养餐的相关策略,而未对管理学这一影响颇深的层面进行探索;最后,研究仅限于问题剖析和策略与建议研究,却尚未提出更为科学的食谱供西武王子酒店进行参考。以上不足均为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成为后续研究的焦点。

  [1]王林凤,栗艳杰,孙喜民.加格达奇滑雪运动初始时间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8(3):28-29.

  [2]何聪.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求[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3):35-3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营养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仅仅是吃饱,而是更加关注其营养、健康、安全。由于摄入营养不均衡或缺乏某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引起的隐性饥饿,已经成为全球最普遍、最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生物营养强化是提高人体营养水平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或农艺措施,进行农产品的生物营养强化,无需改变人类的饮食习惯,也无需额外营养补充剂,既安全又有效,可覆盖广泛的人群,有效防治和改善微量营养素缺乏及相关疾病发生,是目前解决人们微量营养素缺乏最具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1]。

  生物营养强化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通过传统育种手段强化育种,选育具有富集某些目标营养素和提高其生物有效性的新品种;二是通过生物强化栽培(土壤施肥、叶面施肥),利用生物的自身生长特性,将环境中有益的目标微量营养素,经过生物新陈代谢,由无机态物质转变为有机态物质,供人们安全食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2]。同药剂补充和食品添加剂强化相比,生物营养强化更加安全、普及率更高。目前,生物营养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硒、铁、锌、叶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以作为一种营养补充方式,来缓解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的隐性饥饿。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硒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而且影响人类健康的多种疾病都与硒元素的缺乏有关,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人类健康问题也与硒元素摄入不足相关。硒在人体内不能自主合成,必须通过摄入外界食物获取,食用硒营养强化的食品、蔬菜和水果,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自然界的硒以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为硒酸盐和亚硒酸盐,生物利用率低、毒性大,人体不宜直接食用。有机硒主要为硒代氨基酸,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容易在组织内储存、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可迅速被利用,有效改善人体内缺硒状况。生物富硒已成为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表明了农产品生物强化富硒的可能性。孟君等[3]在黄豆和绿豆的发芽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结果表明黄豆芽和绿豆芽都对硒元素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中绿豆芽的富硒能力较黄豆芽强。无机硒被植物吸收后,经过生物合成作用转化成有机硒。樊翠等[4]研究表明用无机硒溶液浸泡大豆,大豆发芽会富集硒,并部分转化成有机硒。由于突出的生物活性和低毒性使有机硒成为补硒的最佳选择,生物强化富硒能提高农产品中有机硒的含量,人们通过饮食补充硒元素是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缺铁性贫血是目前最普遍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儿童和年轻妇女中十分常见。铁元素的缺乏会对身体活动、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人们身体中的必需营养素主要来源于饮食,但我们主要食用的粮食作物大米、小麦、豆类等,其可食部分含铁量偏低,这就需要生物强化这种营养干预手段,提高农产品的铁含量,以减少和预防人体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身体疾病。

  通过叶面施铁肥和育种来增加铁的积累是目前增加农作物中铁含量的主要措施。He等[5]研究比较了施用四种不同形式的叶面铁肥对精米的铁含量、生物利用度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进行叶面施肥是提高精米中铁含量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余赛西等[6]在大豆萌发过程中用不同浓度的硫酸亚铁浸种和强化处理,结果表明这种强化方式能显著提高大豆萌发后的铁含量。生物营养强化是一种提高农产品铁含量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它可以为饮食不均衡或难以额外补充营养的人群带来营养强化的主食作物。

  锌元素会影响植物的膜结构、激素活性、光合作用、糖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代谢和基因表达等。缺锌会导致农作物生长迟缓,造成产量降低。人体缺锌则会造成营养失衡,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日常饮食中锌元素长期摄入不足或生物利用率低,会引起食欲不振、异食癖、生长发育缓慢、伤口不易愈合或皮炎等不适症状。由于人类对锌元素的高需求量,锌元素缺乏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这就需要提高农产品中锌含量及锌的生物有效性。

  叶面施锌是一种快捷高效的生物强化方法。张欣等[1]研究表明叶面施锌肥可以显著增加稻米中锌含量,施锌后可使不同品种糙米的锌含量平均增加27.9%。种植土壤中的锌含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锌含量,因此土施锌肥是锌营养强化的重要手段BOB。潘斐等[7]在大蒜种植时期,通过基肥形式土施锌肥,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大蒜各个部位的含锌量,并且提高鳞茎锌的生物有效性。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促进机体成长和维持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叶酸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孕妇流产,儿童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血管畸形,增加成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的风险。植物和微生物可以自身合成叶酸,但人体内不能合成叶酸,只能从日常膳食中摄取,菠菜、萝卜、油菜等蔬菜叶酸含量较高,小麦、玉米、谷子等主食作物中含量相对较少,这些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急需开展生物营养强化,以达到膳食摄取补充人体必需叶酸的目的。

  生物营养强化通过一次性投入,可以使众多的城市和农村人口受益,增加人们日常叶酸摄入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张春义带领的生物营养强化团队开发出了多种叶酸营养强化型新产品,如高叶酸含量甜糯玉米,其鲜籽粒中叶酸含量每100g可达150~200,是普通玉米的2~3倍,与叶酸片中的二氢叶酸不同,叶酸强化玉米以5-甲基四氢叶酸和5-甲酰四氢叶酸为主,更易于人体吸收利用[8]。

  1.1.1鼻胃管在术前30min,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规格合适的硅橡胃管和鼻胃管,将其经鼻插入,若在插管中遇到障碍,切不可强行用力。在术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留置鼻胃管在十二指肠吻合口下方或下降段20cm的地方。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1.1.2鼻肠管这种途径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主要方法是在手术日当天早晨,将鼻肠管和鼻胃管一起置入患者的胃内,手术中再将鼻肠管送到空肠上至吻合口3cm处或者十二指肠下降部,胃管置于胃内,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1.1.3空肠造瘘这是通过将营养管置于空肠的一种给营养的方法,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一般造瘘口于空肠端侧吻合口的20cm处,放引流管,然后缝合造瘘口。这种途径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因为液体饮食而引起的误吸和呕吐现象,并且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能够同时进行,但是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与空肠造瘘有关的并发症。

  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膳食的性质、管端的位置、喂养管的大小和类型及需要的营养量而定。常用的输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连续用泵滴注。将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将一段泵管嵌在泵槽中,将营养管和泵管连接起来,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参数,均匀滴注;(2)灌注法。用漏斗或注射器将预先配好的营养液缓慢加到喂养管中,每次的量控制在150ml左右,5次/d。由于这种方法副作用比较多,故临床上已很少使用;(3)间歇重力滴注。这种方法也是先把营养食放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借助重力将其经过输液管和营养管缓慢滴入肠内,每次控制在300ml左右,5次/d。

  传统的医学观点认为,肠内营养支持都是在患者的肠功能能够排气后的第4天左右才能允许进食。但是近些年来,经过不断研究发现,经过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如果在早期接受营养支持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高代谢率及肠源性感染的发病率,故后来关于术后对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开始时间不断提前,甚至有学者认为术后12h就可以开始,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术后24h开始[3-4]。

  2.1.1帮助胃尽快恢复功能(1)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刺激胃肠道,激活内分泌系统,使得胃肠内能够调节胆汁、胰腺和胃液分泌的一些激素的释放量和合成量增加,进而增加胆汁的排泄量,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2)增加消化道血管中的血流量,提高全身的免疫力;(3)营养液中富含的纤维素能够帮助恢复胃肠功能[5-6]。

  2.1.2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早期的肠内营养在倡导提供营养的同时,还能够帮助肠黏膜的增生,以维持肠黏膜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起到免疫屏障的作用,避免毒素和细菌的移位,进而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7-10]。

  2.1.3帮助人体恢复氮平衡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给人体提供足够的氮源,这样就有利于相关蛋白的合成,纠正负氮状态。

  患者在接受早期营养支持后容易出现腹泻、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这可能与营养液的成分、用量、浓度或流速有关[11-13],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病情也都能得到缓解,如果在处理后不良反应并没改善,应该立即停止营养支持。另外,对于那些经过大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应激期,肠黏膜的血流量比较少,氧供给可能会出现不足,神经内分泌系统会有一些异常反应,肠动力也会出现障碍,此刻给予营养支持虽然能够帮助重建代谢功能,但是也会加重对一些组织的损伤,可能造成胃黏膜的水肿,影响后期的恢复[14-15]。

  2006年国家教育机构提出了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初步构思,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第19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建设也正式启动,计划到2025年建成部级资源库200个,到2016年国家立项建设97个资源库[1]。为了规范资源库建设,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2010—2013年以通知的形式下发,2014—2016年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的形式下发,2017、2018年分别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的形式下发[2],给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规划的专业名称,专业属于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食品工业类,目前开办专业的国内高职院校达到200余所。高等职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主持,遴选国内25所办学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14家国内大型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相关行企参与共同建设而成。2017年建成了陕西省级教学资源库,同年入选国家备选库[3]。目前,资源库全面开放,登录网址可在线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体目标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核心,大力普及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知识,努力推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联合全国优势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建设包括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技能与职业培训中心、食品营养中心、食品检测中心、行企信息中心等6个中心。全面凸显资源库“能学、辅教”功能,适应信息化教学,满足不同使用人群、不同学习终端和不同学习场合,使之成为在校学生、社会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中心,以及教师教学的服务中心、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心、行业技术的推广中心,社会大众的科普中心。最终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理念先进、内容全面、教学创新、方便应用的代表本专业一流水平的部级教学资源库。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2017)》指导下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建设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技能与职业培训中心、食品营养中心、食品检测中心、行企信息中心等6个中心。(1)专业建设中心。包括专业介绍、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建设、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交流分享共5个版块。专业建设中心建成全国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对规范专业建设和引领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社会了解专业的窗口。(2)课程中心。包括课程版块、微课版块。课程(即标准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食品营养”“营养配餐”“保健食品”“食品化学与健康”“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食品感官检测技术”“粮油食品检测技术”“畜产品检测技术”“水产品检测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共14门。微课版块以突出专业核心知识点与技能点为目的,搭建方便易学的微课程,既满足了学习的随时性,也满足了核心知识点重点掌握的需求,完全适应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教学资源。(3)技能与职业培训中心。包括技能培训、职业培训2个版块。技能训练版块将面向高年级预就业在校学生、企业在岗技术人员,为不同起点学习者提供岗位技能培训服务。职业培训版块包括师资培训、职业素养培训、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大赛培训4个方面,职业培训版块将建成所有专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基地。(4)食品营养中心。包括1个食品营养教学软件版块、1个营养基础知识版块、1个食材百科版块、1个膳食百科版块、1个食品安全版块、1个健康专题版块。面对当前专业中食品营养教学普遍偏弱的形式,面向在校师生,增设食品营养教学软件版块,强化营养教学效果。其余5个版块主要针对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营养知识的渴求,讲解食品营养与健康生活知识,科普食品营养知识,打造全民健康生活的绿色食品环境,对全面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5)食品检测中心。包括1个乳品检测虚拟实训版块、1个大型仪器虚拟实训版块、1个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版块和1个食品检测技术版块。乳品检测虚拟实训版块主要面向当前复杂的乳品生产消费环境,培训合格的乳品检测人员。大型仪器虚拟实训版块主要面向学校技能实训教学,达到虚实一体教学效果。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版块面向学校、企业,提供能指导标准化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的资源文件。产品检测版块建成面向企业检测技术人员、国家标准制订人员,成为学习方法、增进技术的交流平台。(6)行企信息中心。包括行业信息、行业岗位、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行企大家风采、校企合作和就业指导7个版块。行企信息中心主要以收集资源为主,建成面向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交流平台。

  3.1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搭载规范网络运行平台。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技术要求》文件,运行平台应具备资源库建设、维护、管理、教学、学习、分析等基本功能,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支持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搭载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发的智慧职教网络教学平台,是国家立项建设并通过验收的规范平台,现有三级(国家、省、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100余个在平台运行,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功能需要。3.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了结构化课程。资源库将开发14门标准化课程,包括3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核心课、4门专业拓展课,一个课程试题库,涵盖专业领域全部知识技能点,资源量将达到12000余条,包括学习指南、教学课件、学习考核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可组建若干门个性化课程,既满足了学习者的大众化自学自测需求,又满足了施教者的个性化辅教需求。3.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注重技能培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食品营养软件、乳品检测技术与大型分析仪器虚拟教学工具,建设不少于50个的技能与职业培训模块BOB,涵盖食品营养、食品检测2个方向的大部分技能知识,将虚实结合应用到教学中,注重实践,优化技能学习环境,提升技能学习效率。3.4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的颗粒化“颗粒化资源”是学习资源的最小单元,是独立的知识点或完整的表现素材,也是构成积件、模块的基本单元。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全部颗粒化,颗粒化资源来源于对专业职业岗位知识技能需求的分析罗列,进一步将工作任务知识技能“颗粒化”,资源类型以小视频、音频、动画、PPT、图片、文本等形式呈现,方便了多终端学习用户,尤其是手机用户能随时登录学习。

  笔者以为,营养膳食问题尤其是营养问题与人的自我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能否对该问题进行立法应当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当前在儿童营养膳食立法方面有过立法实践的国家来看,大都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由于人们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经济上比较富足,所以便对生活的质量更为关注,对健康饮食更为关注,而这些国家的立法者也自然相应地顺应了民意,将营养膳食问题特别是儿童营养膳食问题列入国内立法议程,并最终对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了立法。这与其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分不开的。当前,尽管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与日俱增,但就总体来看,我国依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各发达国家相比依旧有着极大的差距,且还存在地区生活水平的极端不均衡问题,例如:在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要相对较高,可能要相对较为注重生活质量问题,注重饮食营养尤其是儿童的饮食营养;而在广大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则基本上还驻足在刚刚满足温饱后对未来更富足生活目标的奋斗抑或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憧憬阶段,营养问题(包括儿童的营养问题)对他们来说,恐怕还只是其为之奋斗的一个长远目标。所以,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对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立法显然是不适宜的。此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其饮食营养结构(包括儿童的饮食营养结构)必然也大不相同。这样一来,即便是强制对儿童的营养膳食问题进行了立法,也可能会因该法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而使其实效受到置疑,从而导致其没有普遍性的权威。而法律假如没有权威,则它无疑于形同虚设!基于此,笔者以为,就目前而言,我国对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立法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和成熟,儿童营养膳食立法应当缓行。

  此外,提倡对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立法的学者还以日本为例来论证说明对儿童营养膳食进行立法的必要性。他们认为:日本是最能说明立法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明显例子。1931年,日本18岁男青年的平均身高161.8厘米,女青年身高为151.2厘米。4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了与营养相关的法律,包括《营养法》、《营养改善法》、《学校供餐法》等。随着与营养相关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到1985年,日本18岁男女青年的身高分别达到171.8厘米和157.8厘米。日本通过50多年的国民营养改善,使国民体质得到普遍提高,被西方学者誉为“人类体质的发展奇迹”。但笔者以为,儿童营养膳食立法的出台与儿童身高的增长或体质的改善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儿童)体质的增强或身高增长有赖于其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科学化,而与营养膳食立法却并无必然的联系。营养膳食立法作为法律,其作用充其量在于确认并保障实施已为科学所证明的、与人们的健康相关的合理饮食结构,而不会决然地促进人们体质的增强或身高的增长。实际上,即便没有对儿童营养膳食进行立法,人们出于对儿童的关爱与呵护,也会自觉重视并强化儿童的饮食结构,注重儿童的健康饮食和营养饮食,从而使儿童的体质得到增强。而相反,即便是有了营养膳食立法,假如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尚达不到足以满足人们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需要的程度,则人们也会苦于无相应的经济能力而无法关注并改善其饮食营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强制保障实施”无疑只会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而无益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提高其国民体质,该法律也只会被人们视为“恶法”而难以长久存在。所以,笔者以为,重视并对儿童营养膳食问题进行立法并不是日本国民体质改善的直接原因。日本国民体质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假如没有其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即便是有再多内容良好的营养膳食立法,其国民的体质也决不可能会有实质性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儿童营养膳食方面,我国应当努力发展经济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帮助其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自觉重视并切实改善儿童的饮食结构,从而增强其体质;而不应当是过早地用立法来强制保障儿童的营养膳食,“拔苗助长”。

  在当前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旋律的情势下,法律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许多时候,没有法律是不行的。但另一方面,法律也绝不是万能和无所不包的,在依法治国的时代,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必须要有法律介入才能够最终得到解决。而且,在某些问题上,即便法律要介入,也绝不是必须或者可以马上介入的。法律在对待儿童营养膳食问题时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当前,在我国经济基础还较为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的情况下,我们切不可盲目借鉴发达国家在营养膳食立法方面的经验,过早地对营养问题进行立法。

  首场为杭州各个已经铺货的新品分销点,次场为24个总经销商负责各自选定的县市分销网络,后场为县市分销网络负责各自选定的全国XXXX所有营销网络。

  1.凡持有本次活动的报纸广告者均可以到各个分销点,填卡领取今越集团今越糖可营养片增送的精美礼品一份BOB,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地址是。。。。

  2.凡参加本次活动,购买并填写糖尿病患者卡者,均可参加今越集团今越糖可营养片会场的抽奖活动。一等奖,全额返还购物款,(1名,100%返还购物款,超过1000元以1000元计算);二等奖,50%返还购物款,(2名);三等奖,10%返还购物款,(3名);四等奖,5%返还购物款,(4名);无空奖。

  1.三位女促销员,第一位促销演讲员由分销点日常营业员进行,第二位促销发放员由分销点营业员中零时聘请或社会聘请,第三位促销验收员由分销点营业员中零时聘请或社会聘请。

  1.活动当天,在各商场门口放一幅用来宣传“今越糖可营养片”的挂画易拉宝。

  2.在各商场门口由促销小姐挂授带,向进入或待进入商场的消费者(最佳是中老年人)发放有奖答卷,热情微笑。

  5.促销验收员仔细检查答卷,确认无误,把答卷放起来,热情地让消费者有秩序地排对队。

  6.当长发放礼品,并进行登记,一份答卷一份礼品(今越糖可营养片纪念圆珠笔),避免虚报,然后备档。

  7.促销演讲员不失时机热情地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介绍今越糖可营养片的好处、优特点,把产品卖出去。

  8.下午4点,促销验收员对当天购买后所收集的答卷幸运号抽奖,一等奖,全额返还购物款,(1名,100%返还购物款,超过1000元以1000元计算);二等奖,50%返还购物款,(2名);三等奖,10%返还购物款,(3名);四等奖,5%返还购物款,(4名);无空奖(今越糖可营养片纪念圆珠笔)。

  1、能量。幼儿对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基础代谢,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及食物中毒的特殊动力作用的需要。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的需要约占总能量需要量的60%。由于幼儿的体表面积较大,基础代谢率高于成年人,但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大。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有,每增加1g的体内新组织,约需要18.4~23.8kj(4.4~5.7kcal)的能量。好动多哭的幼儿比年龄相信的安静孩子,需要的能量可高达3~4倍。

  (1)蛋白质。幼儿对蛋白质的不公量相对需要比成人多,而且质量要求也比成人高。一般要求蛋白质所供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2%~15%,其中有一半应是优质蛋白质。

  (2)脂肪。对于1~3岁的幼儿,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在30%~35%为宜,幼儿膳食中含有适量的脂肪也有助于增加食欲。幼儿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1%,才能保证正常生长,预防发生脱屑性皮炎。必需脂肪酸中,亚油酸富含于所有植物油,较少出现缺乏,面含α—亚麻酸的油仅限于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等少数油,应注意补充。补充时还应注意二者的适宜比例。

  (3)碳水化合物。活动量大的幼儿,因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所以提供的量也较多。尽管幼儿已能产生消化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但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较多的能量来自于淀粉和糖是不合适的,因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但对于占体积较大,可能性不适当地降低了食物的营养密度及决能量的摄入。2岁以后,要逐渐增加来自淀粉类食物的能量,供能为总能量的50%~55%。同时相应地减少来自脂肪的能量。

  (1)矿物质。①钙:从1岁到10岁,据估计平均每日用于骨骼生长需要储留钙从70mg上升到150mg,膳食中钙吸收率仅有35%。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钙的最好来源。②铁:幼儿期每天从各种途径损失的铁不超过1mg,加上生长需要,每天平均需要1.0mg的铁。③锌:婴幼儿缺锌时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味觉减退、食欲不振、贫血、创伤愈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现。④碘:碘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幼儿期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1~3岁幼儿碘的RNI为50μg/d。

  (2)维生素:①维生素A:维生素A与机体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及搞感染有关。②维生素D:幼儿也是是特别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维生素D膳食来源较少,主要来源是户外活动国时由紫外线—脱氢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③其他维生素:维生素B1为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储存极少,需每日之膳食中补充。

  (1)粮谷类及薯类食品。进入幼儿期后,粮谷类应逐渐面为小儿的主食。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和某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同时因食用量大,也是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在选择这类食品时应以大米、面制品为主,同时加入适量的杂粮和薯类。在食物的加工上,应粗细合理,加工过精时,B族维生素、蛋白质和无机盐损失较大,在加工过粗、存在大量的植酸盐及纤维素,可影响钙、铁、锌等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一般以标准米、面为宜。

  (2)乳类食品。维生素B2、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奶类钙含量高、吸收好,可促进幼儿骨骼的健康生长。同时奶类富含量赖氨酸,是粮谷类蛋白的极好补充。但奶类铁、维生素C含量很低,脂肪以饱和脂肪为主,需要注意适量供给。过量的奶类也会影响幼儿对谷类和其他食物的摄入,不利于饮食习惯的培养。

  (3)鱼BOB、肉、禽、蛋及豆类食品。同时也是维生素A、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和大多数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豆类蛋白含量高,质量也接近肉类,价格低,是动物蛋白的较好的替代品,但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硒等)低于动物类食物,所以在经济科学条件允许时,幼儿还是应进食适量动物性食品。

  (4)蔬菜、水果类。这类食物是维生素C、β—胡萝卜素较高。蔬菜水果不仅可提供营养素,而且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可促进小儿食欲,防治便秘。

  (5)油、糖、盐等调味品及零食。这类食品对于提供必需脂肪酸、调节口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多对身体有害无益,应少吃。

  (2)合理加工与烹调。食物烹调时还应具有较好的色、香、味、形,并经常更换烹调方法,以刺激小儿胃酸的分泌,促进食欲。加工烹调也应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3)合理安排进餐。在1~2岁每天可进餐5~6次,2~3岁时可进餐4~5次,每餐间相隔3~3.5小时。一般可安排早、中、晚三餐,午点和晚点两点。

  恶性肿瘤是一类消耗性疾病,随着肿瘤的发展,患者的营养状况逐渐恶化,而营养状况又与疾病的进展、预后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有密切关系,因而评估机体的营养状况对恶性肿瘤患者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营养不良的程度,并且在临床上合理地进行营养支持。本研究旨在明确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对不同营养指标进行评价。

  1995年9月~1997年10月,对肿瘤科住院的99例初诊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其中男性53例,女性46例,年龄19~78岁。经病理确诊肺癌21例,肠癌27例,恶性淋巴瘤16例,食管癌6例,胃癌10例,乳腺癌13例,其他肿瘤6例。

  人体测量包括体重和身高。体重测定选清晨空腹时,测定前排尿。身高测定选上午10时左右,令患者足跟并拢,足尖呈40~60°角,膝伸直,上肢自然下垂,头正,眼耳在同一水平(左眼窝下缘至左右外耳道上缘的水平面)。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使用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透射比浊法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理想体重及理想体重百分数(IBW)。参考《人工胃肠支持》[1],营养状况评定标准见表1。

  本组99例肿瘤患者的结果见表2。各类营养不良有69例(69.7),其中消瘦型营养不良24例,蛋白质营养不良15例,混合营养不良30例。

  为了便于评定营养状况,可将人体成分分成6个部分。热量主要储存于脂肪和骨骼肌,体内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皮肤、骨骼、血浆、内脏和骨骼肌,可分别通过适当的参数予以评价[1]。体重是评定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而可靠的依据,IBW的测定包含体脂肪和肌肉两个方面,可作为蛋白质、热量缺乏与否的粗略指标。体重作为营养指标的最大缺点是受身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对于水肿的患者需考虑水分潴留的因素。内脏蛋白质的状态可以通过测定血清中某些蛋白质浓度来反映。常用的血清蛋白质指标有白蛋白、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血清中白蛋白浓度的降低(低白蛋白血症)是营养不良最明显的生化特征[2]。营养不良时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下降并不是由于肝脏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下降,而是体内提供合成蛋白质的基质缺乏,因此持续的低蛋白血症是判断营养不良的最可靠指标之一[3]。白蛋白在肝脏合成,半衰期为20天,因而白蛋白作为营养指标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半衰期长,不能反映近期的蛋白质营养不良;二是需排除肝功能不全的因素。转铁蛋白半衰期为8天,作为营养不良指标比白蛋白灵敏。但体内铁缺乏时,如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有代偿性增加,因此其可靠性不如白蛋白。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更短,仅为2天,在蛋白质和能量摄入的短期内即有明显变化,对营养支持治疗的反应迅速,可作为临床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和营养治疗的监测指标[4]。上述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综合评定可全面了解人体的营养状况和疾病的预后。本研究中可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15例患者,血清蛋白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仅用人体测量指标不足以体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需加上生化指标方可给予综合评定。而在血清白蛋白正常的72例患者中,前白蛋白减少的患者有15例,说明前白蛋白的变化最为灵敏,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的变化,提示血清前白蛋白可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作为随时监测的指标。

  营养不良常伴有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免疫功能不全是脏器蛋白质不足的另一指标。淋巴细胞总数是反映免疫机能的简易参数,正常值为2.0×109/L,营养不良时减少。但是在临床上还应排除多种引起淋巴细胞减少的因素的影响,如心衰、尿毒症、何杰金氏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淋巴细胞总数不是营养不良的特异性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差。

  营养不良可分为三类[1]:①消瘦型营养不良:主要由热量摄入不足引起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消耗,特征为体重及其他人体测量值下降,而血清蛋白维持正常。本组99例患者中24例属此类型。②蛋白质营养不良:主要由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食量摄入正常或较多引起,以内脏蛋白质储存消耗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浓度降低,免疫功能受损,而各项人体测量指标仍正常甚而高于正常[5]。本组99例患者中15例属此类型。③混合型营养不良:乃由于蛋白质和热量均摄入不足造成,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各项人体测量指标均低于正常。此型是最为严重的一类营养不良,骨骼肌与内脏蛋白质均下降,内源脂肪与蛋白质储备空虚,多种器官功能受损,感染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预后不良。此型在肿瘤患者中多见,尤其是晚期患者。本组99例患者中30例属此类型,占营养不良的69例患者的43.5,最后多因出现并发症而死亡。

  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处于一种恶性营养不良状态(恶病质)。本组99例患者中有69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9.7。因此对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定是有必要的,可了解其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及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并进一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估计其预后[6],在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合理实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7]。

  肥胖是身体脂肪过多使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状况。肥胖症患者的一般特点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

  标准体重法。怎样判定肥胖的程度,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地区、人种及研究者的认识有异,可以说许多国家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总体上都是考虑脂肪组织在体重总重量中所占的比率(例)。我国肥胖研究人员大多采用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判定肥胖的程度。把肥胖分成轻、中、重三个等级,其中超过标准体重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而超过标准体重10%时,称为偏胖或超重,此时揭示人们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增加了。事实上,通过运动维持体重在这个范围内,对自身健康大有好处,身体也显得特别健壮。另外,我国有些地方采用测皮脂厚度的方法及体重指数计算的方法。标准体重(100%)测定: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50%,F%超过35%~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体重指数测定: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长(m);体重指数<25者属Ⅰ级;体重指数为25~30者属Ⅱ级;体重指数为30~40者属Ⅲ级;体重指数>40者属Ⅳ级。肥胖度测定肥胖度=(实测体重-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100%

  防治肥胖病的最基本原则是使人体长期持续的处于能量摄取与消耗的负平衡状态BOB。现在常用的方法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各种治疗方法一般都以减少热量为基础,即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化学减肥药物治疗通过抑制食欲、减少吸收、提高代谢水平等途径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而影响临床的作用。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仅适用于非常肥胖的患者,而且还有不少手术合并症。目前强调饮食和运动仍然是治疗肥胖的两个主要手段。运动疗法。运动减肥的机理运增加能量消耗。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是由于运动本身所需能量增加,而且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安静代谢率增加所致。许多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24-48小时内安静代谢率可增加5%-15%。与那些长期的人相比,运动员的安静代谢率要高出5%-20%。对于一个70kg的人来说,安静代谢率增加10%,即意味着每天多消耗160kcal热量,也就是大约20天可减掉0.45kg脂肪。运动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肌肉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肌肉能量的脂肪酸来源有:①血浆中脂质,包括乳糜微粒、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②细胞内的甘油三酯池和磷脂池;③肌纤维间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池。

  通过放射标记法测定脂肪酸代谢也证实游离脂肪酸是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当运动时肌肉对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这一方面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缩小变酸;另一方面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变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减少、体重下降。有报道在4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脂肪氧化功能约占肌肉能量的来源的60%。运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能量平衡使身体成分发生变化。有研究发现,为期6个月的健身操使中年妇女的体脂下降,瘦体重增加,腰臀比下降,从而说明,运动不仅改变了身体成分,而且改变了体脂分布,减少了腰腹部脂肪。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脂肪的分布较脂肪总量更能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腹部肥胖者更易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男性受试者进行15周有氧运动或大强度训练后,总体脂含量下降,躯干皮下脂肪的下降比其他部位多,总体脂含量下降比皮下脂肪下降多10%。从而表明,机体深部的脂肪也被动用。耐力运动使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经常进行耐力运动能使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胰岛素具有强力的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最近,有人研究发现,系统训练的SD大鼠,内脏脂肪积累减少与脑胰岛素含量、尤其使下丘脑胰岛素含量及脑胰岛素/血胰岛素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人在一生中有三个时期最易发胖:婴儿期、青春发育期和中老年期。因此,预防肥胖主要在这三个时期。

  (一)合理安排饮食。要根据个人的工作情况与劳动强度,安排合理的食谱,做到饮食有规律。要少量多餐,晚餐少吃;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零食;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喝甜饮料,喝酒要适量;戒除劝食、诱食、勉强进食等不良习惯。

  (二)勤劳动、多活动;各种体力活动都可以增加机体的热能消耗,活动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从事体力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避免身体内脂肪过多,而且能使肌肉发达,使人健康、强壮。

  (三)对肥胖认知的改变。纠正肥胖即健康的错误观点,这对婴幼儿、儿童少年尤其重要。中老年“发福”也不是好现象。肥胖的预防应重视以下几点。

  用肥胖的有关知识武装自我是必备的---因为对抗肥胖是一生的战斗;随时评价、监督自己的体重、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不能放松或忽略对儿童、少年的膳食习惯的正确引导及其体重的监控:因为年少时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其终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实践观察,年少的肥胖者似乎比成年人更难减肥;运动或活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的必要条件。每天要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去除不良进食习惯:不多吃任何食物。

  饮食减肥法。饮食减肥法是所有减肥法的基础,气基本内容是:限制膳食热量,调整膳食结构与改变膳食习惯。限制膳食热量。减少热量摄入,造成机体能量平衡,迫使身体消耗体内脂肪。调整膳食结构。在低能量膳食基础上,摄入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比重新鲜蔬菜、水果的膳食。即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并使之平衡基础上,减少总热量摄入,让身体中的部分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改善饮食习惯。进餐要有规律,可少食多餐,增加进餐次数:一日可进餐4-6次,但总热量须在限度以内。避免少餐多吃。这可减少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和体脂合成。运动减肥法有氧运动。走路、骑车、爬山、打球、慢跑、跳舞、游泳、划船、滑冰、滑雪、舞蹈等形式均可,各种运动或活动30分钟的能量消耗。中、低强度运动可持续时间长,且运动中主要燃烧脂肪;而大强度运动可持续时间短,能量消耗以糖为主,反而不利于脂肪组织酸的释放,减肥效果不好。持续较长时间。与一般健身运动相比,减肥运动的时间应延长些;可由小运动量开始,每日安排30分钟,待适应后在逐步增加至应达到的目的。每天30-6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活动,不要求一定连续,可将多次活动的时间累加,但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经常运动或活动。经常运动或活动,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及酶的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是骨骼肌氧化脂肪酸和酮体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消耗体脂。“没有时间”常成为人们不参加运动的理由,并把增加活动看成是一种“负担”。应该转变观念,把运动或活动作为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的而必要条件。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并把增加活动的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中;适当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尽量选择较多活动以替代较省力的条件。例如,在城市,鼓励人们在1km距离内用步行替代坐车;短途出行自行车;提高一站下车而后步行到目的地;步行上下5层以内的楼梯以替代乘电梯等等。所以,肥胖预防和控制任务艰巨,适当减肥是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公务员之家:

  1.由悦,杨益良,赵文华.肥胖与正常人瘦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水平研究.营养学报.2003